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匿名 2009-12-08 11:08: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名,是戰(zhàn)國時期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對,主張以統(tǒng)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得道()寡()天時()地利()
人和()三里之城()
郭()環(huán)()城非不高也()池()
兵革()委()去()域()
固()威()至()畔()
順()以()故()君子()
三.翻譯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四.閱讀理解
1.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中心論點)是什么?得出的結(jié)論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張?
2.為什么說本文的觀點(中心論點)是孟子"仁政"主張的具體表現(xiàn)?
3.孟子認(rèn)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fù)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決定因素的是什么?
4.作者圍繞中心論點,分別從哪兩方面逐層論證?(用原文回答)
5.第二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論證了什么?
6.地利在文中具體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第三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論證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個句子的順序能否改變?為什么?
戰(zhàn)必勝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11.孟子認(rèn)為怎樣才能得道?得道的結(jié)果怎樣?
最后一段有哪兩種論證方法?
13.寫出文中的兩組排比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
一.《孟子·公孫丑》軻儒不義之戰(zhàn)仁政短論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施行仁政少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tuán)結(jié)周圍三里(那樣小)的城外城圍城墻護(hù)城河武器裝備
放棄離開限制鞏固震懾極點通"叛",背叛歸順、服從憑著所以得道者
三.翻譯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2.(守城者)棄城而逃
3.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
四.理解閱讀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
2.在天時、地理、人和這三個因素當(dāng)中,孟子認(rèn)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贏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這個"道"就是他一貫主張的"仁政"。所以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實際上就是在說他的"仁政"主張。
3.天時地利人和人和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
7.舉例論證地利不如人和雙重否定句:加強肯定語氣,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條件的優(yōu)越排比:增強語言氣勢
8.不能從"域民"到"固國"到"威天下"是治國的順序,必須做好前一階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實現(xiàn)后一個目標(biāo),它們之間是遞進(jìn)的關(guān)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從反面進(jìn)一步強調(diào)"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2.道理論證對比論證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