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而思教育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10-02-24 09:37:58
很明顯,學習的目標就是把知識學會。學會是我們的目標,關于學會有兩個基本的問題:什么是學會?學會的標準是什么?
怎么能在考試的時候準確地考出結果?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很快學會并且發(fā)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這些問題看似不那么重要,但請跟著我一點點分析完了,你就知道這個問題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們可以說,只要明白了上面的問題并能夠依照來實行的話,每個孩子,只要他不是天生的大腦有問題,都可以進入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
這兩個問題給出了學習每個知識的檢驗標準,試想如果學習到什么程度沒有個標準,也就是說,所有的學習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會。如果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會,就會由于不知道是不是學會了,浪費很多時間不斷重復已經學會的知識,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有一個檢驗指標,不能指導學習過程,使學習過程科學化。
問題不明確就會走很多冤枉路,這種事情非常普遍。
人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很多時候自以為很明確問題是什么了,但事實上不清楚問題到底是什么。這種情況非常普遍,而且不止是知識不夠不足的人,很多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士也會犯這種錯誤。-
20世紀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體管的原料——鍺,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做一個研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如何將鍺提煉得更純。
日本新力公司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在不斷進行探索,但每次試驗都難免會混進一些物質,而且到了一定階段后,每次測量都顯示出在一定范圍內的無規(guī)則的數據。顯然他們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后來在一次討論中,他們重新考慮這個研究的問題,我們到底要研究什么?
經過反思,他們認識到他們原先對問題的定位不夠準確,他們把問題局限在如何將鍺提煉得更純這一點上,但真正的問題是:讓鍺在晶體管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制造出更好的晶體管。
問題一旦明確了,他們的工作就容易進行了。他們去掉原來的前提,而另辟新途,既然提純很難,那么可不可以添加一些雜質來達到目的?
于是他們有意地一點一點添加雜質,研究晶體管隨著雜質的增加,性能發(fā)生的變化,終于他們發(fā)現:在將鍺的純度降到原來的一半時,晶體管的性能最理想。
這項發(fā)明一舉轟動世界,江畸博士和黑田百合子分別獲得諾貝爾獎和民間諾貝爾獎。
人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想趕緊往前走,趕緊找出答案,但經常忽略問題本身。我們應該從界定問題開始,首先搞清楚“問題到底是什么?”
我們接下來就要詳細分析上面提到的問題。
學會有三個標準:
1.得滿分-
人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往往會不敢明確,因為他們希望給自己留有余地,希望到最后完不成目標的時候可以找到借口,不讓自己太難受,因此,很多人習慣于把目標定得模模糊糊,而且標準也是盡量低一點。-
推薦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