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10-03-04 10:22:05
首都師大附中校長石彥倫
“對話中小學校長”系列訪談第三場邀請到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石彥倫,與網友探討“學校教育如何與家庭教育結合來培養(yǎng)學生”這一話題,以下是訪談嘉賓精彩摘要:
中學生出去留學好不好應該根據總體判斷
石彥倫說,先談談對留學的觀點,有的偏頗的觀點認為都出國留學了,那么培養(yǎng)的人才都流到國外去了。其實這是和愛國無關的。比如2008年奧運會圣火傳遞的時候在國外遇到一些事情,出來護送圣火傳遞的都是80后、90后的留學生。所以到哪兒去留學和愛國和不愛國都不要畫等號。我們錢學森是出國留學回來的,何樂而不為呢?有好的資源我們利用它,哪里有良師就去哪里求學這是良好的傳統(tǒng)。
所以要區(qū)分開,出國留學和愛不愛國沒有關系。有些情況是沒必要出國的,比如學古漢語,研究中國歷史沒必要出去。所以要根據個人需求決定出國不出國。
我們理性分析中國高等教育,中國的大學在世界上排名起來應該說很少有被世界首肯的或者是贊譽的大學。清華北大這樣的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不是很靠前,所以優(yōu)質的高等教育在國外,應該這么理性看。
假如人家選擇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去學習,應該鼓勵他,至少不去非議。中學生出去留學好不好應該根據總體判斷,但是總體講不利于年齡低的孩子自己去,除非國外有親戚照顧。年齡低出去有什么不好?其實在清末有一批學童留學,詹天佑他們都是留學的,不是也能成才嗎?所以不能說低齡出去就不好,高齡出去一定好,一定要客觀分析。我們覺得孩子離開家庭遠渡重洋去學習,周邊沒有親人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是一種損失,或者說是不利,人格的完善性以及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不是很好,但是也不能說每個人都必然。也不排除有意志很堅強的。
什么時候最好?我覺得至少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包括我們所說的個人基本品行成型了出去比較好。國外有些留學生我們常常稱之為香蕉人,皮膚是黃的,心是白的,整個意識判斷都是西方人的判斷。那怎么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呢?就是因為他將要形成或者說準備形成這種觀念的時候,早早地離開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或者說是家庭教育,獨立地到那里去生活,那最后形成的結果自然就是這樣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高中階段之前不宜于脫離家庭到國外求學,一個是脫離親人遠行之后對他的自信心以及性格的形成不利,尤其是初中以下,如果國外有親人相當于父母那樣可以監(jiān)護他那另當別論。所以我們學校搞了一個高中重點課程實驗班的項目,就是出于你立志到國外求學沒關系,那你在國內先度過18歲之前的階段,和你的親人在一起,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教育氛圍,有一個完善的東方教育文化的大背景,再加上我們自己知識結構的教育,形成了自己比較完善的價值體系,或者說是道德體系,對自己的人格、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基本完成以后,我們就以18歲為界,18歲之后就是成年人了,遇到什么問題能夠理性地分析和判斷了,能夠自己來決定這件事情究竟怎么來處理了,有這樣的能力再出國留學是最好的。
家長教育孩子應更多聽從學校教育的指導和分析
石彥倫說,我覺得學校的老師可能更超脫一點、理智一點,用教育理念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親情重一點,從感情方面要呵護得更大來規(guī)劃他的未來。這樣會出現(xiàn)一些分歧,學校對孩子提出批評教育,家長首先自己接受不了。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然這是極端了,一個老師批評孩子學習不能偷懶,讓他練習寫字母的時候,他把鉛筆綁在一起,一寫寫好幾個,就把家長找來說你的孩子很聰明,綁了三根鉛筆一下寫三個;家長一下急了說不對,明明綁了兩支,怎么能說三支呢?這就是親情籠罩下的不理智。綁兩支、三支不是關鍵,關鍵是刻苦。
我常跟家長和老師講學習是艱苦的勞動,這是真理,如果誰能推翻這個真理,說學習不是一個艱苦的勞動,那么我們學習就是一種游戲,是一個可玩著的學,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學習是必須認真的,是一種勞動。所以孩子常常受到家長的呵護,曾經有家長替孩子寫作業(yè),這就有點不理智了。
我們認為在孩子教育上學校和家長有責任溝通,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多地應當聽從學校的教育理念的指導和分析,特別是在成才觀上要客觀一點、大度一點,把心放得平一點。不要為了自己的臉面而做一點蠢事。新加坡做了一個調查,孩子背的書包一個賽一個的新,問孩子,你很在書包的新與不新、好與壞嗎?孩子說無所謂,問家長你為什么買這么好的書包?家長說我的孩子不能比別人的差。
在很多問題上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上更多的是從自己的臉面來出發(fā),而沒有從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角度來出發(fā)。所以我要勸家長一句,在遇到和老師在孩子問題上有分歧的時候首先耐心聽聽老師對孩子的分析是否準確,然后提供老師不知道的信息共同分析孩子的問題在哪兒。不能說我護著孩子對老師的批評一概拒絕,但是不管孩子老師怎么說都行也不對。所以家長也要盡類似于老師的理性思考的責任,當然,從教師角度講也要從呵護孩子的角度多有一些感性的投入,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同重要,缺一不可。
教育有三個支點:學校、家庭、社會
石彥倫坦言,傳統(tǒng)上我們認為家庭教育側重于對孩子心理、品德、人品的塑造,因為家庭的環(huán)境對孩子善與惡的分辨、勤勞與懶惰的養(yǎng)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家長就是孩子身邊的老師,家長可能不去說教,但是他的一言一行無形中就影響到孩子,常言講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這個道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到什么程度?常常就決定了孩子們的道德標準甚至是法律的意識,學校老師說話也管事,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常常在說教上,可能孩子理智明確、抽象思維比較強的時候會有理性的分析,能接受一些。但是更多的學校教育還是課堂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啟智,而家長父母是培養(yǎng)人品的第一道關。
過去人才常常是舉孝廉,家長教子有方,家教很嚴,這孩子的家風人品很好;但是能力知識怎么樣,還得看老師,在名門的教育之下肯定學識很好。所以我覺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是互相補充的。我們統(tǒng)計,單親家庭或者家庭人員有不良行為的,孩子的人品也常常出現(xiàn)缺失,學校教育不可缺,但是孩子畢竟還是長時間生活在家庭里。
過去古人很注重家風教育,所以強調家庭對孩子品德的教育;“你是哪個老師教出來的就這水平?”所以說老師教的是孩子的知識。當然,還有第三個影響就是社會氛圍,他生活的時代對他也有很深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教育有三個支點:學校、家庭、社會,支撐一個教育的平面,如果哪一個支點出現(xiàn)缺失,對這個人的教育都會出現(xiàn)不良的傾斜。所以我們呼吁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
最近特別好,一個是國家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呼吁改善社會環(huán)境,包括對網絡的管理,對廣告和影視作品的管理。還有專家呼吁一定要有分級制,這在國外實際上是很嚴格的,F(xiàn)在資訊很發(fā)達,孩子也可以手機上網,如果不加強管理的話,孩子是未成年人,未成年最大的特點是需要有監(jiān)護人,為什么要有監(jiān)護人?因為父母知道有些事情要怎么處理,怎么分辨善惡。如果過分強調孩子的分辨力是不合適的,前不久看了一個節(jié)目,談的是孩子的早戀問題,有的嘉賓就談一定要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要相信孩子的選擇。
家長為孩子勾畫未來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
石彥倫說,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像孟母三遷的典故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殫精竭慮地為孩子來著想,F(xiàn)在家長對教育的理念和人才的觀念還不太科學或者現(xiàn)實。魯迅是大家、老舍是大家,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常常很平淡,自食其力足以,能夠養(yǎng)活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可以了。
但是現(xiàn)在的家長常常把自己孩子的未來想得很沉重,一定要怎么樣,必須得怎么樣,常常就演化成了悲劇。曾經有一個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他對孩子的教育沒有回旋余地,他常常說“你不這樣的話就不要在我面前了,我不想見到你”。孩子從能力上看是很懂事,很有人緣的孩子,他自殺之前寫了一封遺書:我有能力,但是我的能力達不到父母對我的要求,別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但是最后他走了,走了就是一個悲劇。我們總結這個教訓,就是為孩子勾畫未來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
家長對獨生子女教育過分關注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薄弱
[石彥倫]我先說一下為什么定這個原則。每一個時代的學生有每一個時代學生的特點。這一代到底有什么特點呢?我們首先肯定的就是聰明,這一代比我們那一代的知識結構更圓滿。我小時候有些知識如果老師不和我講的話我是沒有任何渠道獲取的。而現(xiàn)在這個時代不僅在學校能獲得知識,而且獲取各種知識的渠道很廣,所以大家都反映這一代的孩子很聰明,但是不足的一面就是獨生子女這一個問題,尤其在城市里大多是隔代人的教養(yǎng),所以他們反映出的不足的方面就是比較嬌慣,過分強調自我,有的甚至走到自私的方向去。
另外,社會對教育很重視。中國自古就有重教的傳統(tǒng),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墮。我們現(xiàn)在的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也十分重視。總理就對教育問題直接過問了很多,前不久在北京35中,一整天深入到基層聽課,對各省市教委主任也是一個教育,有的教委主任講對我們是一個觸動,我們都沒有下基層到學校一扎扎一天深入到課堂上聽五節(jié)課。所以足以說明我們這一代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領導人對教育的重視。
[石彥倫]現(xiàn)在獨生子女的狀態(tài)也使得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過分關注,走到了反面,就是照顧過多,放手很少,使得孩子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我知道有些孩子到十七、八歲了,床鋪還從來沒有自己疊過,還有的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久而久之他就認為這是必然的,遇到挫折的時候抗挫折能力相當薄弱。
那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個就是社會關注比較多、家長關注比較多。學校又以學生為本,那怎么能喚起孩子的自主意識?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未來自己打算,換句話說就是你應該挑起自己的責任。我覺得一個人無論年齡大小都有一個責任,最起碼是自己負責的教育,換句話講就是生命教育。生命不只屬于個人,你沒有權利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怎么處理,你拋下父母自殺了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以要讓孩子明白責任在哪里。
培養(yǎng)學生"一種意識、二種精神、三種能力"
石彥倫說,這是我們根據當今中學生的特質制定的培養(yǎng)目標或者說是我們的原則,就是一、二三的教育,一是一種責任意識,二是兩種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刻苦學習精神,三是三種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這三個指標加在一起,我覺得如果真能達到的話是符合我們的辦學精神的了。這是我們根據當今中學生的特質制定的培養(yǎng)目標或者說是我們的原則,就是一、二三的教育,一是一種責任意識,二是兩種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刻苦學習精神,三是三種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這三個指標加在一起,我覺得如果真能達到的話是符合我們的辦學精神的了。
石彥倫說,人生三個階段,一是成長階段,二是工作階段,三是養(yǎng)老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責任。未成年人階段的責任就是認真學習,儲備能力增長知識,將來好報答國家服務社會,孝敬父母,F(xiàn)在不好好學習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明白了自己的責任就會覺得生活有壓力,每件事情對他來講都是必須完成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責任意識,如果一個學生有了責任意識,明確了自己身上應當肩負的責任的話,我相信有很多不良的行為或者不良的事情就會減少很多。
第二個是“兩種精神”,第一是刻苦學習的精神。孩子們現(xiàn)在負擔很重,但是常常是被動的,主動地為未來發(fā)展特別是為自己特長的發(fā)展來進行規(guī)劃的很少。大部分是老師給定的,家長替他選擇的,甚至將來考文、考理都是家長說了算,能不能自己有一個刻苦學習的精神?我們不要求頭懸梁錐刺骨,但是刻苦學習的品質要有。
集體主義精神是讓大家學習溝通,現(xiàn)在的社會要求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就要有一個溝通和集體主義精神,想到除了我之外還有他人,要善于與他人溝通。三種能力包括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終身教育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我們規(guī)定這幾點是為了孩子終身教育的發(fā)展,也是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制定的目標,也是針對當今時代孩子們的特點制定的,如果倒退二、三十年這么談就不合時宜。
系列訪談一: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中學生教育重點要把住道德底線
系列訪談二: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校長蔡曉東:好學生咋培養(yǎng)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