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3-29 12:46:14
一、考試性質與命題依據
初中畢業(yè)升學歷史學業(yè)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歷史學科的終結性考試。其目的是全面、準確地考查學生在歷史學習方面達到《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2005年3月)(以下簡稱《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所規(guī)定的初中階段歷史畢業(yè)水平的程度?荚嚱Y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yè)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歷史學科的學業(yè)考試命題主要依據《教育部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qū)初中畢業(yè)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2005]2號)、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大連市2016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和中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以及大連市初中歷史學科教學實際。
二、命題原則
1.基礎性。注重考查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和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導向性。有效發(fā)揮考試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導向功能,逐步滲透《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及教學要求,不出偏題、怪題、死記硬背的題,旨在考查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注重試題的綜合性、開放性和教育性,試題的編制既要以歷史問題為出發(fā)點,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實社會實際,更要關注本年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與歷史有關的熱點問題,盡可能使試題的背景生活化,引導教師、學生關心歷史,關注社會生活。
3.科學性。要保證試卷內容的科學性,避免出現知識性、觀點性、技術性等錯誤;試卷語言表述規(guī)范、準確、簡潔、邏輯嚴謹,利于學生作答,能夠真實考查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試卷結構簡約化;答案與評分標準科學合理,便于操作;確?荚嚲哂休^高的信度、效度、一定的區(qū)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4.創(chuàng)新性。妥善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在保持以往試題特點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努力做到知識的廣泛性、選材的借鑒性、內容的綜合性、試題的開放性、答案的多元性。考查內容的呈現,不拘泥于教科書的具體表述,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5.適切性。試題要符合教學及學生的實際,試題的難度比例適當,分布合理,有利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學業(yè)水平;題目設置要有梯度,起點適當,坡度適宜。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依據教育部頒發(fā)的《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參照《大連市初中生學業(yè)質量標準——歷史》,根據我市初中歷史教學實際,在保持考試內容增減平衡的前提下,確定考試內容,并提出相應要求。
。ㄒ唬┛荚噧热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板塊中國古代史、第二板塊中國近代史、第三板塊中國現代史、第五板塊世界近代史和第六板塊世界現代史的相關內容。
。ǘ┠芰εc要求
1.識記:學生對已學知識能夠準確地再認再現。要求學生能正確寫出重要歷史內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以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的基本史實。
2.理解:(1)能夠識讀歷史圖表,正確計算歷史年代。(2)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3)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對所學的歷史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對歷史問題的初步認識。(4)具備用書面以及圖表等形式陳述歷史的能力。
3.運用:(1)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分析、比較歷史問題的因果關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響等,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釋和判斷。(2)掌握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釋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3)會客觀認識和評價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4)能將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加以運用,解決新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四、考試形式、時間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筆試、開卷,限時獨立完成。
(二)考試時間
思想品德與歷史合卷考試。總體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三)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思想品德與歷史合卷中,歷史部分的試題由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組成。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非選擇題包含列舉、簡答、材料分析等。
2.分值與難度結構
思想品德與歷史合卷滿分為100分,其中歷史學科50分。合卷總分數轉化為等級,設定A、B、C、D四個等級;各等級依次轉換為10、7、5、3分后,計入升學總分。
在試題的難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檔試題分值的比例為7:2:1。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