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2 10:28:51
2019年的歷史學科 考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回顧歷史學科一年來 的教學復習工作,有成功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下面將 組工作中的經驗 總結反饋一下,以希望對今后歷史教學與復習工作提供借鑒之處。
一、深入了解學生學情,明確教學與復習方向
在初三學年工作一開始, 我們就針對七年級與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了一 個調研,主要目的是總結出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 1、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到位。許多學生認為歷史開卷考試可以看書, 可以突擊學習,在思想上對歷史科的學習不夠重視,存在“等、靠、要”的依賴 心理,導致學習行動上滯后。反映在:一方面:沒有及時吸收相關知識點,吸收 了也沒有鞏固消化;另一方面:復習時不夠專心,對擁有的復習材料沒有充分利 用。 2、學生的學科能力尤其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同時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比較差,學生不能很好的學以致用。 3、學生審題不認真,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核,導致答題出 現(xiàn)失誤。同時答題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盲點。
二、合理安排時間,科學地制定計劃。
我們在新的考試方案和《中考說明》出來之前,已經先計劃好新課傳授、復 習任務、復習檢測、任務調整等復習工作分別需要多少機動時間。等新的《中考 說明》出來后,再比對出新增加、刪除的內容,作出針對性調整。這樣做就避免 了前松后緊甚至來不及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具體操作時,結合學情、校情制訂出具體 的計劃。主要是第一輪復習就是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新課教學;第二輪復習中國史; 第三輪復習著重在《復習指南》和《學習報》的落實。
三、全面復習考試內容,落實到位。
從我校校情來看,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較長一些,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從另 一個角度來講,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長時間的學習和記憶,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 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機械記憶能力的增強,限制了知識的理解與靈活的運用。于 是我們根據校情與學情做出了以下幾點措施:
(一)要夯實基礎知識,要突出重點,拓寬深化。 新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對歷史知識的考查基礎知識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 此,我們在初三復習中,特別注重夯實基礎知識。全方位對知識進行梳理,決不 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同時要在復習基礎知識時,對重要的基礎知識,要根據三 維目標所要求的進行了必要的分析和突破。 (二)課堂教學要抓落實、學生人頭要抓落實、復習過程要抓落實 在復習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以最有效、 最簡單的方式講清楚歷史事件的信息。 在講解與復習和過程中, 要抓住事件的主線索, 理清脈絡, 使教學變得井然有序、 有章有法、使學生復習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消化。同時,在復習過程中要時刻關 注班級的各層次學生,尤其是本學科的后進生。復習時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和 落實情況,適時監(jiān)控,適時督促。并且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反思,一 旦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努力地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以提高整體復習效果。 (三)要加強學生的答題技巧上、解題思路的指導 復習最后階段, 我們要充分利用兩次晉江質檢、 泉州質檢對學生的答題技巧、 解題思路進行強化指導。 一是要指導學生在答卷時間上進行一個宏觀分配, 要讓學生在答題時對考試 時間的分配做到心中有底,這樣才不會讓學生因考試時間的緊迫而產生緊張情 緒。 二是要指導學生了解答題卡的特性, 要讓學生懂得根據答題卡的要求與提示 進行做答。 三是要加強對材料解析題和綜合題的解題技巧。 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答題過程 中把題目要求的關鍵詞劃出來,并依據關鍵詞進行思考、查找答案。這樣做的好 處是,一方面能有很強的針對性來查找答案,節(jié)省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因審 題錯誤帶來的失誤。同時強調開卷考試時的答題思路的正確性。這樣做既可以節(jié) 省時間,又有針對性,提高正確率。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