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2022-11-07 13:01:12
賣油翁
歐陽修 〔宋代〕
陳康肅公善射,當(dāng)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善射 一作:堯咨善射)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譯文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dāng)時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憑著這種本領(lǐng)而自夸。曾經(jīng)有一次,他在家里場地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lián)樱驹谀抢锊辉谝獾乜粗,許久都不離開。賣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點點頭。
陳堯咨問賣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嗎?”賣油的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后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lǐng)!”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就可以懂得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練罷了。”陳堯咨笑著將他送走了。
注釋
陳康肅公:陳堯咨,謚號康肅,北宋人。公,舊時對男子的尊稱。
善射:擅長射箭。
以:憑借,按照。
自矜(jīn):自夸。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場地。圃,園子,這里指場地。
釋擔(dān):放下?lián)印a,放?/p>
而:表承接。
睨(nì):斜著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樣子。
去:離開。
發(fā):射,射箭。
但微頷(hàn)之:只是微微對此點頭,意思是略微表示贊許。但,只、不過。頷之,就是”對之頷”。頷,點頭。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無他:沒有別的(奧妙)。
但手熟爾:不過手熟罷了。但,只,不過。熟,熟練。爾,同“耳”,相當(dāng)于”罷了。
忿然:氣憤的樣子。然,作形容詞或者副詞的詞尾,相當(dāng)于“的”或“地”,可譯為“........的樣子”。
爾:你。
安:怎么。
輕吾射:看輕我射箭(的本領(lǐng))。輕,作動詞用。
以我酌(zhuó)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以,憑、靠。酌,斟酒,這里指倒油。之,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覆:蓋。
徐:慢慢地。
杓(sháo):同“勺”,勺子。
瀝之:注入葫蘆。瀝,注。之,指葫蘆。
惟:只,不過。
文言知識
一、重點字詞
(1)自矜:自夸。矜,夸耀。
(2)釋擔(dān):放下?lián)。釋,放下?/p>
(3)睨:斜著眼睛看。
(4)發(fā)矢:放箭。矢,箭。
(5)但微頷之:只是微微地點點頭。但,只是。頷,點頭。
(6)但手熟爾:不過手法熟練罷了。爾,罷了。
(7)忿然:惱怒的樣子。
(8)爾安敢輕吾射: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技?爾,你。輕,輕視。
(9)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懂得這個道理。
(10)乃取一葫蘆置于地:就取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
(11)以錢覆其口: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以,用。覆,蓋。
(12)徐以杓酌油瀝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徐,慢慢地。杓,現(xiàn)在寫作“勺”。瀝,注入。
(13)因:接著。
(14)康肅笑而遣之:陳堯咨笑著將他(賣油翁)打發(fā)走了。
二、通假字
但手熟爾:同“耳”,罷了。
三、一詞多義
之:
(1)但微頷之(代詞,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2)以我酌油知之(代詞,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3)以杓酌油瀝之(代詞,指葫蘆)
(4)笑而遣之(代詞,指賣油翁)
其:
(1)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代詞,代陳堯咨)
(2)以錢覆其口(代詞,代葫蘆)
以 :
(1)以我酌油知之(介詞,憑)
(2)錢覆其口(介詞,用)
射:
(1)嘗射于家圃(動詞,射箭)
(2)吾射不亦精乎(名詞,射箭的技藝)
爾:
(1)但手熟爾(同“耳” ,罷了)
(2)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
而 :
(1)釋擔(dān)而立(連詞,表順承)
(2)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zhuǎn)折)
(3)康肅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
四、古今異義
1、但手熟爾
古義:只,不過;今義: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
2、爾安敢輕吾射
古義:怎么;今義:平安,安全
五、詞類活用
1、但微頷之 (頷:名詞活用為動詞,點頭)
2、汝亦知射乎 (射:動詞活用為名詞,射技)
3、爾安敢輕吾射 (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輕視)
4、徐以杓酌油瀝之 (杓:通“勺” 勺子)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fēng)的文壇領(lǐng)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lǐng)導(dǎo)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歐陽修在變革文風(fēng)的同時,也對詩風(fēng)、詞風(fēng)進行了革新。在史學(xué)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